传感器产业中,价格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日期:2021-06-09     来源:仪表网    浏览:131    评论:0    
核心提示:可以说大部分行业都是有价格战的,那么在传感器产业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到底会让行业倒退还是倒逼前进?
  随着社会对于信息技术提升的需求,以及疫情和国际大环境影响下,国产化传感器在技术和市场上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让国内传感器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加宽阔。随着入局的传感器企业越来越多,价格战是很难避免的。
  
  可以说大部分行业都是有价格战的,那么在传感器产业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到底会让行业倒退还是倒逼前进?
  
  激增的本地传感器企业
  
  从去年开始,国内传感器企业的数量就在一直增加,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国内增加的传感器企业就有2369家,截止到目前国内传感器相关企业已经约5万家。
  
  新增2369家是什么概念呢?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2010年-2013年间,传感器相关企业每年新注册量不到2000家,而且2020年的新增数量并非是最多和最快的一年,2014年是我国传感器相关企业增长最快的一年,当年企业新增注册量接近3000家,同比增长56%。2019年的增长率更为迅猛,传感器全行业新注册企业超过7600家。
  
  笔者认为近些年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物联网、消费电子以及“新基建”等这些相关应用场景在大幅提升,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企业瞄准垂直场景就可以往里面钻。
  
  但是随着企业的产品线和业务线的逐渐成熟、行业需求的稳定以及竞品的压力,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何保住现有业务和市场占有率,要么进行产品迭代,要么进行采取价格战降低利润的方式进行稳固。
  
  理性从市场角度分析的话,产品迭代时间周期一般都很长,所以企业为了稳固市场更多的方法是采取价格战的方式。
  
  价格战经典的案例就是国外传感器企业在压制国内品牌上,2010年欧姆龙一个开关要接近400元,而现在随着中国品牌的逐渐崛起,现在只需要60元,面对价格战,国内品牌的压力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如何苟全于行业中或许是他们想的最多的问题。
  
  笔者在与企业方沟通时发现,无论是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还是毫米波雷达这类型的传感器厂商目前都面临着国内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尤其是类似于欧姆龙这种大型的国外传感器企业会对中小型企业采用价格压制的措施。
  
  “价格战”倒逼企业调整线路
  
  从最早的国际价格战,演变到国内国外传感器企业都在打价格战。对于企业来说,除了能够稳住市场占有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控制细分市场占有率更有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割韭菜。
  
  从企查查的数据来看,我国68%的传感器相关企业资本在500万以内,其中34%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内。可见,本土传感器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居多。那么在价格战之下,这些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就显得十分困难了,如果做高端市场,相比于国外巨头来说,成本上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做中低端市场,那么企业在价格中的优势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例如,目前普遍应用的指纹传感器,其价格已经不足2美元,常用的传感器毛利率基本都只有10-20%。相关行业人士表示,这样的行业发展现状只能逼着企业去寻找更加细分的应用场景,或者向下游延伸,涉及传感模组、终端以及落地项目。
  
  从另一方面来,传感器价格战也会迫使传感器厂商去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推动传感器向高增长的领域发展?并且,传感器生产厂商的倒逼作用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是有利的。
  
  传感器的价格战迫使企业开始在传感模组和终端上面进行战略选定,在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之外,物联网成为这些传感器企业重点发力的目标。
  
  在物联网领域,智能网联汽车、环境监测以及消费物联网等领域已经成为传感器企业下游延伸的重点领域,包括激光雷达、水质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柔性传感器以及人体监测传感器,这些领域给国内的中小企业带来了竞争激烈之外更大的发展空间。
  
  物联网终端的规模和数量都很大,预计到2025年将会有750亿个物联网设备投入使用,其中,工业、物流、健康、医疗都将会是热门应用领域,都将有望达到千亿美金规模。同时,在国内物联网项目中,本土企业无论是在出货速度还是相关技术支持上更具优势。
  
  行业人士表示,就目前这种情况而言,国外很多大公司在项目上很难提供技术支持,而我们国内企业能够非常迅速地提供相关技术服务,这也将成为国内传感器企业通过物联网获得国内市场一席之地的重要时机。
 
日期: 2021-06-09
标签: 信息技术 环境影响 传感器 价格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中实仪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中实仪信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 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中实仪信网联系。联系邮箱:3383880279@qq.com 联系QQ: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标签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中实仪信会员交流群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