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泄漏8周年,但影响依然存在

   日期:2019-03-16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浏览:274    评论:0    
核心提示:  2019年3月11日,福岛核泄漏8周年整。都说时间良药,可是8年过去了,灾区重建工作步履维艰,福岛仍然深受核事故的影响。  核污染危害严重谈核色变不无道理  说起这次核泄漏事故,我相信很多人都留有记忆,当时的抢盐风波也或多或少在身边发生过。或许很多人对核辐射是什么,到底对人有什么影响都不清楚,但却在潜意
   2019年3月11日,福岛核泄漏8周年整。都说时间良药,可是8年过去了,灾区重建工作步履维艰,福岛仍然深受核事故影响
 
  核污染危害严重谈“核”色变不无道理
 
  说起这次核泄漏事故,我相信很多人都留有记忆,当时的“抢盐风波”也或多或少在身边发生过。或许很多人对核辐射是什么,到底对人有什么影响都不清楚,但却在潜意识里就害怕这东西。一般来说,正常核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但如果是核事故爆发,那么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就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核辐射通过对动植物的影响,还有一定几率对人体产生危害,这也是为什么福岛核事故八年后,即使有层层保证,福岛的农产品和海鲜仍然被一部分人拒绝的原因。
 
  核事故产生的核泄漏确实有很大的危害性。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爆发。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被划为隔离区,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千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核电站10公里范围以内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不仅如此,由于放射性烟尘的扩散,整个欧洲都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霾中,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几百万居民受到影响,临近国家粮食、蔬菜、奶制品的生产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到现在,已有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也有5.5万人丧生,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死于自杀。
 
  谈“核”色变是有道理的,核污染给受灾地区带来的不仅仅是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巨大的精神、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更是像瘟疫一样肆意传播,压迫着人们的敏感脆弱的神经。
 
  抛开剂量谈毒性不可行辐射是否有危害也得看“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在我们身边泛滥,从手机、电脑、电视机、微波炉到安检仪、CT、Wifi,于是关于辐射的传言一时间甚嚣尘上,骇人听闻。
 
  近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引述《每日邮报》的报道称,来自世界40个国家的250多名科学家已经联合签名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发出了请愿书,警告大家不要大量使用会发出无线辐射的用于Wi-Fi、蓝牙和通讯的设备,其中明确列出了美国苹果公司的AirPods无线耳机。
 
  且不说这类无线耳机产生的辐射是否真的能致癌,姑且看看辐射对人体产生影响的前提:一,人体在短时间内接受超过安全限量的辐射;二,长时间接受辐射。这两点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辐射量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点。通常来说,手机、电脑等一类电子设备的辐射量都是很小的,都在我们人体可接受范围内,但孕妇需要尽量避免辐射。也正如上文我们说到,一般来说核辐射也不会对人产生不良影响,核爆炸等事故造成的大量核泄漏则另当别论。
 
  科学认识辐射科学仪器护航健康生活
 
  辐射本身不是一个“坏”的东西,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时刻不停地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产生辐射。而辐射也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会破坏人体生理组织,且具有累积效应,非电离辐射只是以热效应的形式作用于其他物体,对人体无害。我们无需对“辐射”二字盲目地感到惶恐不安,科学的认识它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而对待那些会对我们产生不良影响的,我们要拿起科学武器。
 
  我国自核工业开始开展,核辐射监测工作也同步发展起来。经过多年的辐射监测实践,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环境辐射检测体系,相关的辐射检测仪器也一应俱全。在核辐射监测中,有固定安装的辐射监测仪器,可以用来连续监测场所内的外照射水平、空气污染水平、流出物放射性水平等指标;实验室常用的主要有α及β放射性活度测量仪器、γ谱仪、热释光剂量等辐射监测仪器。还有用于现场的辐射监测仪器,如α-β表面污染监测仪、X-γ辐射辐射监测仪、热释光剂量计、中子监测仪等仪器设备。
 
  运用辐射检测仪,我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卫了家园的安全。如,2018年8月20日,宁波海关在经过辐射检测后,退运了一批辐射超标的进口钴精矿,避免了这批货物进入中国。
 
  其实,随着电子产品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联系预见紧密,以及新闻媒体提及辐射次数的增多,很多人都已经对辐射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科技的进步也让我们不再对辐射束手无策。危害性的辐射固然可怕,但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太多我们无法承受的辐射危害,所以我们也不需要活的如此战战兢兢。
 
 
日期: 2019-03-16
标签: 核泄漏 影响 核事故 危害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中实仪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中实仪信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 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中实仪信网联系。联系邮箱:3383880279@qq.com 联系QQ: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标签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中实仪信会员交流群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