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颗粒学会预告公布

   日期:2020-10-15     来源:分析测试百科网    浏览:149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颗粒学会将于2020年10月23-25日在厦门翔鹭国际大酒店召开“中国颗粒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颗粒与多相流数值方法及其工业应用”为第十三分会场。
  中国颗粒学会将于2020年10月23-25日在厦门翔鹭国际大酒店召开“中国颗粒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颗粒与多相流数值方法及其工业应用”为第十三分会场。
 
  
  分会场主要结合颗粒与多相流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与模拟及其工业应用相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颗粒与多相流模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凝炼颗粒与多相流数值方法新的研究方向,确定相应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颗粒与多相流在基础理论、数值方法和工程应用中的发展。
  
  
主席介绍

  
王利民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王利民,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08年到2009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CNRS) 进行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历任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项目研究员和研究员,2012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7年被选为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荣获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拔尖青年科学家”、 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十佳员工”、“优秀青促会会员”、“过程优青”等多项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多相湍流的介尺度理论与方法研究,致力于介尺度科学原理探索工程湍流模型、发展格子Boltzmann框架下颗粒流体系统快速模拟技术,包括湍流模拟、介尺度科学、计算流体力学、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现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Heat Exchangers》期刊编委会成员;迄今在AIChE J,Chem. Eng. Sci,J. Comput. Phy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Springer专著3部,参与翻译著作2部,受邀为CPC Press出版的Powder Technology Handbook专著撰写1章节。先后主持项目16项,其中,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中科院前沿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3项、973项目课题1项、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项、通用电气(GE)、联合利华(Unilever)、道达尔(Total)、宝钢(Baosteel)合作项目等7项。已协助指导1名博士后出站,指导或协助指导毕业5名博士生和6名硕士生。

 
罗坤 浙江大学
  
  罗坤,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学探索奖”获得者,先后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与仿真专委会副秘书长。2000年7月本科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5年3月获浙江大学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10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7至2009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湍流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工作,并曾在美国田纳西大学(2011)、日本大阪大学(2005)、韩国釜山大学(2003)短期访学。
  
  多年来一直从事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多尺度耦合问题的理论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包括计算多相流、计算燃烧学、风能利用多尺度模拟及大气环境污染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等。提出了复杂多相湍流燃烧全尺度直接数值模拟新方法,发现了多相湍流燃烧界面耦合作用的新现象和新机理,建立了更加准确的工程计算新模型,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研究骨干,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得第三十三届国际燃烧学大会杰出论文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应邀担任5个国际SCI学术期刊的编辑或编委,应邀做20多次学术会议的邀请报告,是50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和30多次学术会议的组织/分会场主席。获得浙江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G20保障先进个人等,所指导的博士生有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得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得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本科生2次获得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等。
 

 
安希忠 东北大学
  
  安希忠,男,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从事颗粒及粉体方面的博士后工作,2006年作为海外引进人才受聘于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现为东北大学冶金学院颗粒技术研究所所长。
  
  多年来一直从事粉末冶金及粉体工程、难熔金属及合金、复合材料及3D打印增材制造等相关领域的数值仿真与物理实验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省部级、企业及各类人才项目三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录10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8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EI收录3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主题报告/大会报告20余次;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其中多名获全额奖学金赴海外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后4名。
  
  近年来所获得的荣誉包括:200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获澳大利亚“Australian Endeavour Awards”;2014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分别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及江苏省扬州市“龙川英才”;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双创人才;2017年入选沈阳市首批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首批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另外,2016和2018年分别获得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主要社会经历包括: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辽宁颗粒学会副理事长;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兼职高级研究员;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
 

 
刘道银 东南大学
  
  刘道银,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学位,2011年获东南大学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14至2015年在荷兰Delft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开展博士后合作研究工作,并曾在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助理研究(2005)。
  
  主要从事多相流数值模拟,微纳米颗粒流化床制备技术,流化床燃烧等领域研究,发展了耦合流动和反应的颗粒尺度的流化床燃烧模型、含颗粒凝并和团聚的气固流动的模拟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企事业高技术研发项目等10余项,作为第3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在AIChE J, Chem. Eng. J, Powder Tech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出版《燃烧学基础》教材。培养硕士10余名,博士2名,1人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日期: 2020-10-15
标签: 颗粒 年会 研讨会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中实仪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中实仪信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 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中实仪信网联系。联系邮箱:3383880279@qq.com 联系QQ: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标签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中实仪信会员交流群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