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对中巴小型水电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开展调研

   日期:2020-11-12     来源:中国仪器网    浏览:138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期,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对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承担的中巴小型水电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进行调研。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工业。能源也是世界各国当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海水热能、潮汐能、波能甚至地热能都是水性能源,可以加以利用。除了地热能和水力发电外,其他所有与水有关的能量的使用没有对全球供电系统带来任何重大影响。甚至就连水力发电,这个最古老的发电科技之一,在今天发展完善并大规模使用的技术。
  
  水力发电的利用原理包括将水库里的水所含有的潜在能量转化成一个自由下落的动能,以用于机械工作。这意味着存储水的设备必须高于能量转化点(如发电机)。水自由流动的量和方向主要通过使用水管来控制,这样就可以引导水流动到转化过程发生的地方,从而达到发电的效果。
  
  近期,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对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承担的中巴小型水电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进行调研。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与巴方合作开展小水电和农村电气化技术联合研究取得的成果,建议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立足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结合当地企业需求,加快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巴基斯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促进中巴以及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的科技外交。
  
  小型水力发电(简称小水电)目前世界各国对它还没有一致的定义和容量范围的划分界限。即使同一国家,不同时期,标准也不尽相同。一般,按装机容量可把小水电划分为微型、小小型和小型3档。有的国家只有一个档次,有的国家则划分为两个档次,差异较大。按我国目前的规定,装机容量小于2.5万kw的称小型水电站;不小于2.5万kW、小于25万kW的为中型水电站;大于25万kW的为大型水电站。
  
  将水中的动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的技术已经是一项完全成形的工艺,且几个世纪以来就已经高效率地应用于发电上了。因而,它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非洲、亚洲和南美的一些欠发达国家进行发电的主要手段之一。这项技术最初只是以小规模出现,并且为发电机附近的几个社区服务,但随着相关知识的扩展,它已经能够进行大规模发电和远距离传输了。大规模的水力发电机利用广阔的水库,这些水库需要靠建造特殊的堤坝来控制水流,且为达到此目的,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土地。
  
  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担忧出现在此类发展对于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上。这些顾虑以及传送的高成本又将人们的兴趣重新拉回到小型水力发电的生产上。最初,在这项技术发展的前期阶段,发电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水力主要用于进行机械工作,完成预期任务,如抽水(家庭供水和灌溉)、研磨谷物和工业活动的机械操作。
  
  对于小型水电站来说有其本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站建设规模小,工程简单,具有地方特色。
  
  (2)小型水力发电设备比较简单,有不少可以就近订购。
  
  (3)小型水力发电一般不要远距离输电,就地输给地方使用。
  
  (4)小型水力发电电网容量小,发电容量也小,负荷小而分散。
  
  (5)小型水力发电建筑物和设备小而简单。
  
  (6)小型水力发电由于规模小,淹没、浸没问题少。
  
  根据小型水力发电的以上特点可知,小型水力发电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群众性。规划和建设小型水力发电必须控制规模,量力而行,就地取材,采用适用技术,以内涵扩大为主,随负荷增长而扩大装机规模。小型水力发电可以由个体或几个农户合办,也可以由集体或乡镇合办,同样可以由地、县和与别的地区合资或联营,分期分批建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事实上,我国小型水力发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地方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和调动地、县、乡镇群众的积极性而蓬勃发展起来。
  
  为了巩固和保护群众这种治水办电的积极性,小型水力发电建设更要讲究实效,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小型水力发电的规划和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可靠的水文和用电负荷资料的基础上,力求电力、电量平衡。一定要避免那种片面追求装机容量的数字指标,而不考虑经济效益的现象。因为装机容量过大,枯水期发不了电,而汛期洪水忽有忽无,也很难利用,其结果必然是设备利用率低,积压了资金,使计划用电和经济收入都落了空,影响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挫伤了群众办电的积极性。
 
日期: 2020-11-12
标签: 科技部 一带一路 联合实验室 实验 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中实仪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中实仪信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 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中实仪信网联系。联系邮箱:3383880279@qq.com 联系QQ: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标签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中实仪信会员交流群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