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一次在银河系外探测到氧气

   日期:2020-03-03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浏览:209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马卡良231”(Markarian 231)星系内,中外科学家联手发现了氧气。
    近日,发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马卡良231”(Markarian 231)星系内,中外科学家联手发现了氧气。经过科学家推断,在“马卡良231”内,氧气比重是猎户座星云内氧气比重的100倍。据悉,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银河系外探测到氧气,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发现氧气最多的一次。

      
氧气,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元素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而氧气本身对于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生物圈而言意义重大。在人类目前的认知范围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呼吸、燃烧和氧化过程都需要消耗氧气,可以说,氧气在全球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氧气顺势成为了人类寻找地外生物和适宜人类居住星球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过多年来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天文学家们认为氧分子普遍存在于恒星间的空间内,其丰度仅次于氢和氦。此前,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内的猎户座星云和蛇夫座星云都探测到过氧气。然而,在银河系外是否存在氧气,相关的科学探索还未发现有力证据。  

据了解,由于“马卡良231”内核十分活跃,其内部产生的连续脉冲驱动分子快速向外流动(类似于分子云的水释放氧气的过程),因此研究人员们开始重点研究“马卡良231”。他们利用位于西班牙和法国的射电望远镜,捕捉氧气在宇宙中发射出的特定频率光谱,最终,在“马卡良231”内发现了2.52毫米波长的射线,这是氧气存在的标志。专家称,此次重大发现有赖于射电望远镜技术的不断进步。   

射电望远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并脱颖而出,是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四大发现”,分别是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这四项发现都有射电望远镜的功劳。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射电望远镜的观测能力也在逐提高。2019年4月10日21时,众多天文学家利用分布在全球的8座射电望远镜,观测并拍摄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影像,印证了一个多世纪以前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提出的“黑洞”概念,至此,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又迈进了一大步。我国对宇宙空间的好奇和探索发源于远古时期的神话,至今,随着我国天文望远镜建设的不断进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65米天马望远镜等陆续问世,对宇宙空间探索的意义不言而喻。   

此次利用射电望远镜在“马卡良231”发现氧气,可以成为侧面研究该星云内部恒星、黑洞等天体变化的一个工具,特别是研究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对宿主星系的反馈,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加深人类对宇宙物质组成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次在银河系外发现氧气,但并不代表该星系存在生命体或适宜生命体生存的环境。在人们的以往认知中,总是把氧气、水份与生命体相联系起来,认为有了这些地球生命体生存的自然条件,可以推导出地外生物也需要这些物质。然而,生命体本身比较复杂,氧气和水份等物质对于超出人类现有认知范围内的生命体来说不一定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的眼光来客观看待地外探索。不过,虽然这次的研究发现对地外生物的探索方面意义不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望远镜观测技术的日益精湛,未来我们终将会破解宇宙更多的秘密,并发现地外生物的足迹。
 
日期: 2020-03-03
标签: 氧气 物理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中实仪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中实仪信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 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中实仪信网联系。联系邮箱:3383880279@qq.com 联系QQ: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标签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中实仪信会员交流群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